2011年龙溪实践

时间:2013-12-10 12:40  作者:也木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2716  评论:0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贴图http://www.sanxiake.com/post-196.html

    2011年5月26日上午,按照县上有关要求,巫山行政学校2011年公务员初任培训班赴龙溪镇实践活动组一行3人在副县长陈绍丛、局长王国琼的带领下,同县属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一起深入帮扶乡镇——龙溪镇扎实开展实践活动。

    在龙溪镇党委、政府和当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安排下,我们3人入住到了龙溪镇龙溪村4社谭清海、1社刘良品家中,和农户们一起,和他们交心谈心,切实增进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活动中,我们每到一农户家里,都要就活动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等国家惠民政策进行宣传和讲解,并就家庭生活及经济收入进行调研。同时,还分别为入住农户递上了200元的慰问金,表达我们自己的一点心意。

    自5月26日以来,我们扎实开展以“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历练作风、关注民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并先后深入龙溪镇党委、政府、乡镇卫生院、中小学校以及龙溪村、马铃村等村社,实地调研当地教育卫生及经济发展情况,走访慰问马铃村2社唐德财、夏忠祥等农户,广泛听取社情民意。

    据了解,谭清海一家四口,有两个子女,前几年家庭收入以谭清海夫妇外出务工为主,年纯收入5-6万元。去年5月,大儿子谭奎从重庆医药高专大学毕业后,利用自身医学优势,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回到家乡开办起了以生态鸡为主的养殖业,率先在当地实现了增收,2011年3月,还被龙溪镇党委、政府表彰为2010年度增收养鸡大户。下一步,谭奎准备同父母一起扩大养殖规模,并开办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更多农户一起增收致富。

    5月31日,我们还步行前往到了离场镇近五里路远的养殖场,就场地建设及有关情况进行了实地参观和了解。在养殖场,我们还当起了“义工”,学着喂养小鸡,清扫鸡粪,并同谭奎一起拟定下一步发展思路。

    期间,还深入向狮村1社、2社,走访慰问了肖连灯、肖友德、卢存国、李苗玉、肖友银、肖友虎等6户农户,为他们分别递上了200元慰问金。同时,深入向狮村、马铃村就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及村卫生室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准备工作进行了调研;对龙溪镇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并瞻仰了龙溪地区地下斗争纪念碑;实地参观了龙溪古镇,就古镇旅游文化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

    向狮村1社的卢存国、李苗玉算得上当地村上的养猪大户,仅一年养猪就达30—50头,年收入四五万元。今年四十多岁的卢存国告诉我们,要想增收致富,光动动嘴皮还不行,还要得动手,只动一只手也不行,还要“两手都要硬”。这不,他还搞了个小作坊,生产些面条,也有一定收入。李苗玉10多年前一直在福建打工,每年收入3万元。他告诉我们,回到家乡搞生猪养殖业。他还乐呵呵地告诉我们说,这叫“返乡创业”。的确,他们都算得上是成功的,也很不容易,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为家乡干出了一番不大不小的事情,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我们也在调研中了解到,像卢存国、李苗玉这些不大不小的养殖农户。据了解,我县按照相对集中、示范性强的原则在每个乡镇建成1—2个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建设249个标准化山羊、兔等养殖小区及大户,带动全县新发展养殖大户(场)4545个。同时,安排资金2000万元,对全县面上农户出栏生猪、山羊、土鸡进行补助,农户每出栏1头生猪、1只山羊、1只土鸡分别补助20元、15元、1元。

    在向狮村2社肖连灯家里,我们和他围坐在一起,一边询问了解他家里的基本情况,一边宣讲国家有关惠民政策,并和他一道共商万元增收计划,也留下了我们的联系电话。肖连灯是个残疾人,走路有些不方便,经济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为此,我们表示,不管是看病就医,还是在生产生活方面,只要有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和当地党委、政府一道为你出谋划策,一起排忧解难。当我们向他了解有关情况时,他告诉我们说,政策好,不仅当地党委政府送来了致富增收的种养殖技术和政策,县卫生局也安排了领导对口帮扶,不定期来看望慰问我们,我们很是感谢。肖连灯表示,自己虽然是残疾人,但同样有信心。

    在向狮村卫生室,我们向乡村医生龚正义询问了解有关情况,并检查指导了村卫生室有关业务工作。当我们向他询问是否知道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有多少种基本药物品种时,他掷地有声地告诉我们:怎么会不知道呢,就是人们常说的512种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老百姓看病便宜多了。当得知龚医生今年61岁了,19岁就走上了村医之路,至今已40余年了,并且还“老当益壮”,不仅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而且还会“玩”电脑。陪同调研的龙溪镇卫生院院长曹启华笑着告诉我们,县卫生局领导向我们布置的工作任务,7月1日起启动实施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和老龚一样有信心。期间,我们还真实了解了村卫生室的收入情况,并宣讲了新医改有关政策。

    在马铃村党支部驻地——公共服务中心,我们还和马铃村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了解有关情况,并就入住公共服务中心的村卫生室基本情况及工作运转情况进行了调研。

    在龙溪镇初级中学和龙溪镇小学,我们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特别就素质教育和“健康校园” 建设有关工作进行了调研。期间,我们还就学校食堂、小卖部等场所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并参观了学校食堂和宿舍楼新址建设工地。

    6月2日,我们还瞻仰了校内的龙溪地区地下斗争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据了解,为弘扬前辈革命精神,龙溪镇党委、政府及龙溪镇初级中学于2000年7月1日筹资修建了龙溪地区地下斗争纪念碑,并作为龙溪镇德育教育基地,并后人瞻仰、凭吊。

    活动期间,我们还实地参观了龙溪古镇,对古镇历史、古镇旅游文化及风土人情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据了解,龙溪古镇地处巫山、奉节、巫溪三县结合部,该镇集文物古迹和风格各异的建筑于一体,在当地曾有“小上海”之称。南宋时期,为抗击元军,在龙溪镇修筑的“天赐城”,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清代为龙溪堡,民国32年设龙溪乡,1958年为龙溪公社,现为龙溪镇。龙溪古镇2010年已被确定为第二批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上一篇:心得体会
下一篇:2011年5月26日龙溪行
相关评论
  • 个人资料

      blogger

      也木 《青年诗人》函授班学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诗选刊》《四川诗人》《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煤炭报》等报刊。曾创办民刊《诗行走》。CQyemu@qq.com

  • 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