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客个人网站 三峡客个人网站
人民网重庆 7月3日电 2014年7月1日-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副主任王文杰一行来重庆巫山实地调研三峡库区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并就重庆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项目立项及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专家研讨。按照规划,巫山等四区县拟纳入该项目首批建设试点县,有望2015年建成投用,届时将填补内陆水上紧急医学救援力量空白。
重庆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方案国家专家研讨会上,专家组指出,三峡库区涉及湖北、重庆两省市的20个县(市、区),总面积58257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三峡库区区县滨水人口多,水上运输繁忙,造成了“看得见屋,走得哭”、“望山跑死马”等现象。三峡库区的乡镇多依靠长江航运,即使陆路运输实现村村通,滨水乡(镇)村地区水运仍然比公路运输快捷。一旦发生水上交通事故,陆路救援根本无法开展,水路救援具有比公路救援速度快的优势,时间就是生命,通过水上救援将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专家组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重庆市卫生计生、财政等部门加快队伍建设,尽快形成战斗力,使其成为保障库区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库区正常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介绍,重庆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组建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配置水上紧急医学救援装备、建立水上救援多部门联动机制、规范水上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管理、加强队伍培训和演练等五大部分。按照模块化、集成化、自我保障化的建设要求,拟在重庆三峡库区8个核心区县各设置一个救护点,并配备医疗救援船、急救医疗艇、通讯指挥设备、公共卫生防控装备、队伍携行装备等,建成后具备现场处置、应急指挥和后勤保障能力,满足库区水域以及孤岛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快速处置需求,平时也可满足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转诊以及巡回医疗工作。具体项目建设分为二期,第一期以试点方式完成巫山县等4个重点县及市级水上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后期完成全覆盖建设工作。第一期试点工作预计2014年底前完成装备采购与队伍组建,2015年2月前完成培训与演练工作, 2015年3月迎接国家专家验收并授牌。
王文杰表示,三峡库区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不仅可以积极应对三峡库区各类突发事件,而且对于保障库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成后还将起到区域指导辐射作用,为其他内陆地区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提供标杆的作用。王文杰希望市卫生计生委及有关区县政府要抓住机遇、抓紧时间,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全力推进实施,争取早日建成建好。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克佳表示,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困难多、任务重,但重庆建设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已迫在眉睫,市卫生计生委有信心、有决心,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及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既定目标一步一步实施,循序渐进,一定能圆满完成这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实事,使其早日发挥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辜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各位领导、专家的期望。
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总后勤部药品仪器检验所主任(高级工程师)李振彪,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平顶山急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武秀昆,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副队长、武警后勤学院医教部副主任(主任医师)樊毫军出席重庆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方案国家专家研讨会。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克佳,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奎,县委常委、副县长陈绍丛陪同调研。
也木 《青年诗人》函授班学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诗选刊》《四川诗人》《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煤炭报》等报刊。曾创办民刊《诗行走》。CQyem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