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2021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将医疗机构预防接种管理纳入重点抽查内容。据了解,多地已经开始组织专项督查组就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展开严格督查,确保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基层医师公社结合各地专项督查重点,为大家梳理了近期需要注意的7项内容,建议大家仔细对照、认证自查。接种人员须在入口设置测温、验码设备,体温和健康码无异常方可进入,按照候种、登记(预检、告知)、接种、留观的先后顺序布局,尤其要注意接种点入口和出口一定要分开设置,确保接种对象单向进行。现场设置等候、登记、接种、留观区及异常反应处置区5个区域,各区域有明显标识。预防接种单位应按要求开展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接种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在实施接种前,工作人员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做好记录。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医师、助理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且合格后才能从事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从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的工作人员需接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紧急救治或急救培训。熟练掌握疫苗接种禁忌症、慎重接种人群情况,详细介绍告知书内容。熟练掌握疫苗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明确接种人群分类,保证信息录入完整、准确性。3.掌握预防接种规范接种注射操作,三查七对一验证;确保疫苗进货渠道的合法性,严守、储存和运输规范性,记录完整性以及可追溯性,保证储存、运输的冷链设备设施状况良好,实行出入库扫码,信息按时上传等。注意各项记录一定要有专门的账册登记,尤其是疫苗出入库登记本,疫苗的出入库信息要认真核查,杜绝前后不一致的情况。疫苗接种器械采购记录、采购渠道、产品资质、标签标识和保质期。做好接种场所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接种日上、下午工作完成后使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小时。使用相应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对地面、桌椅、门把手、接种操作台等与人体经常接触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接种点的所有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要求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并做好登记。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苗西林瓶或安剖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注射完成后,按压注射部位的棉签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严禁随处丢弃;
注射器、针头、西林瓶、安瓿瓶均放置于利器盒内(西林瓶不一定必须置入利器盒,但安瓿瓶必须置入);医疗废物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专用袋盛装,由专人收集、转运;疫苗接种点产生的医疗废物均单独存放于转运箱及时转运并做好交接记录。
来源 /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作者 / 羽兮